2015-12-17

How Do You Think?

Topic:三井倉庫

三井倉庫,日治時期三井物產株式會社所留下來的產物。如果不是因為西區門戶計畫,或許這棟磚造建築就會繼續不起眼,然後在未來的某一天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毀壞。但今天因為西區門戶計畫碰觸到了這個點,因此人們開始注意到這棟建築,然後開始挖掘建築本身所承載的歷史與記憶。



於是,根據座談會當天幾位專家學者發言所理解到的:
林會承教授認為從國際經商的角度來看,四百年前,臺灣在荷蘭人與西班牙人佔領臺灣的時期開始了國際貿易,荷蘭人在淡水興建紅毛城。在一百五十年前,國際貿易依然盛行,例如台南安平德記洋行、淡水嘉士洋行等。直到一百年前,三井物產公司在日據時期也是扮演這樣重要的角色。因此認為三井倉庫是文資重要代表,應妥善保護。

北北三團體也認為,三井倉庫代表了日本殖民財閥的角色,是一段剝削歷史的見證。又或者,米復國教授與洪致文教授所提到:三井倉庫與北門之間的關係,也是另一項值得討論的議題。北門代表的清領時期和日據代表的三井倉庫,兩者之間相距三十公尺,當忠孝橋引道拆除後,會相互產生一種壓迫的力量。

諸如此類的觀點不斷地在座談會中聽見。因此許多人都認為,三井倉庫不應該遷移,交通的問題應該還有其他解決方案,不要讓古蹟就路型,而是路型就古蹟。

對於像我這種文資的門外漢來說,聽一場這種類似的座談會大概每一個論點都像是新奇的與增長知識。所以,從以上的這些說法,所必須先討論的,大概就是先評估這樣一棟建物究竟在歷史上占有多大份量;地位愈重當然是以建築本身為核心,其他配套因應建築,反之,則是在城市發展的考量下,在能夠善待建物本身的前提下去做調整。

我們無法每一棟冠上歷史的建物都如實保留,否則,當一百年後的今天,城市將會動彈不得,然後老化死去。
古蹟保存的意義從來就不單純只是原貌原址如實重現,而是如何將背後承載的歷史以肉眼可見的方式,繼續傳承下去。就像當初在西班牙Belchite這座廢棄城市中所看到的高塔,來這裡的人們一眼就可以清楚地知道,這座塔是新修復的,但是從遠方看見他依然是一座完整的高塔,你可以回憶起這座塔到底有多高。
因此肉體已變,但靈魂不變。

用肉體與靈魂這兩個詞,大概是因為王俊雄老師在發言中所提到,大家都只爭執三井倉庫是否應該留在原位;只關心肉體,而忽略靈魂。

三井倉庫,既然有倉庫,也應該有辦公室;三井物產的辦公室原本位在臺北火車站附近的忠孝西路上,但早已拆除。殖民歷史的見證,是不是一座倉庫就可以承載的?
在這過程中一直不斷思考張崑振老師所提到,建築是需要詮釋的;但究竟這個詮釋的力道要下得多重才是適切的?我們到底有沒有抓住重點?會不會如同文學中出現藍色窗外的情況:作者只是單純地描述一件現實肉眼可見的狀況,但讀者卻延伸出許多憂鬱的心境或深沉的人生哲理。
一種荒謬。

因此在沒有足夠證據與把握之前,我們所能先進行的,就是對於古蹟本體的測繪與調查,謹慎進行紀錄工作。
「把機會留給未來」,張崑振老師這樣說。

所以整場研討會中,我只能對於關於三井倉庫是否能夠背負如此沉重的歷史意義都抱持懷疑,因為它畢竟不像阿拉伯浴池或日本澡堂一樣有著清晰可見的文化歷史代表性。因為「倉庫」一詞,就只是儲存貨物的地方;而三井倉庫除了貯存、恰好是日本企業興建以外,另外顯著的特色大概就是有著騎樓-如此可以彰顯臺灣氣候的建築元素存在。
又或者從「軍事-羅馬城牆-城牆位置的重要性」的聯想類比,「商業-三井倉庫-殖民經濟的代表」這樣實在不足以說服我自己(又或者我聯想的關係錯誤了)。

但支持先行對於三井倉庫的測繪與評估,因為這一步驟開始以後,我們才能夠更深入地去討論。

-

另外,很喜歡其中王俊雄老師所提到的一個詞:空間戰爭。我們所擁有的空間就是如此窘迫,我們都是窮人。
所以我們只能在寸土寸金的土地上斤斤計較,沒有辦法豪邁地劃地為王。

忽然聯想到以前的建築設計也都是空間戰爭啊,尤其是大二時的第一個設計題目:6x6x6住宅,我管你內部空間怎麼長,長寬高的極限值就是不能大於六米。

-

整場座談會下來學習到很多。
但比較不喜歡的大概就是兩件事情。

第一,故意偏題。
命題明確的意義就在於希望能夠有效地針對這個命題討論,但來到這樣的場合還是只說自己想說的、硬是要把話題扯到另外一件議題上就讓人覺得不夠專業。

第二,時間。
關於為什麼要限制發言三分鐘,座談會的時候有人提出這樣的疑慮。

或許是受建築教育的影響,已經很習慣presentation有時間限制這件事情,一來可以控制全場時間的進行,二來是保障大家享有相同的權益,三來是訓練自己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清晰且具邏輯地說出自己的想法。暢所欲言、沒有任何時間限制的情況也是有的,但那是私下交流的情況。

因此,與其想為什麼要限制三分鐘,不如思考每個人發言的權力都是平等且受保障的。而掌握這三分鐘的人,相對應的考驗就是如何在三分鐘內傳遞出精確的訊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